校友动态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动态
校友动态

校友专访 | 万凤仪 Fiona Wan

2017.07.24


采访/ 


陈可玥 Coco Chen

AP2 陈菲诺Wendy Chen

万凤仪

HFI第2016届毕业生

现就读于Brown University


      对Fiona的采访是在一个大概比较热的下午。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期间农药机[?]的声音实在是太响了,以至于从奥校楼大堂一直到小卖部门口的长桌,辗转了五个(!)地方,以致于也不记得究竟天气是怎么样的了,只是记得Fiona学姐一米七,手按着一本 literature课本,十分有女神风范。


      我们是从生活这个话题开始的。


生活


请问你平时的作息生活规律吗?”

“高二不是很规律...”

     她描述说十一点睡然后再凌晨两三点起来工作,如果四五点做完再回去补觉。采访者表示真是从未听说过啊。从这里大概也可以看出某种坚持和毅力。

“也有拖延的原因。考前一定要把书看完。”Fiona表示她是会困的,在这样的作息情况下。尤其是下午的经济啊,看着书的{》。“习惯就好。”她说。  高三就规律起来了,Fiona说。因为课程比较少,也就比较闲。比如现在第一节课十点的话,可以八点半起床。

     对于生活,她认为自己是个不乐观的人。比如会为一些不顺的小事而感到很难过,像是作业或者外面的事什么的。

   “但是伤心也挺好。” 因为伤心就不大愿意跟别人讲话了,效率更高一点。


“你害怕什么吗?”

 

长毛,会蹭、碰、舔、挠的小动物。

人多的第一次见的场合。

很多很多尴尬。面对外国人讲英文,第一次见面别人主动。

很容易尴尬。

 

     或许这也是一种自我的认知或者思辨的体现。就像你意识到了别人与你认为的“正确”不那么相符的情况,由于自我的另一些认为观点正确的事情,而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像Fiona在后来的采访中所说的,“我想在一心想“成功”之前,在大学多思考人生的意义。”


哲学


      Fiona说,她是在John Wilson的世史课上接触哲学的。她选了一个分析一战二战之间change和continuity的project,于是了解到一些当时出现的哲学观点。research越做越不懂哲学家在干什么,就与Wilson聊天,被推荐了一些书。书并不是直接的哲学,而是文学中的哲学观点之类。后来就慢慢有了兴趣,也决定在夏校里系统地学习哲学。在夏校发现很多哲学idea都在世史、language之类的课程里接触过,除此之外比较大开眼界的是政治哲学这门课;上完这门课,觉得看事情有了更多的联想。



你觉得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呢?”    


     有虚也有实,Fiona这样回答。实际的就比如看到宗教冲突、枪支之类的新闻,会想如果是哪个哲学家会怎么想,在生活中不觉得多么重要的问题和一些小事情,也可以通过哲学发现一些implication。虚的就像是给人一种世界的虚幻感。也希望通过哲学理解一些东西,解决一些问题。哲学也让她觉得自己的某些想法还是有被别人思考过,被别人认同过的。比如很小的时候就觉得世界不是很公平,在哲学家讲关于equality的essay里面,就读到应该怎样定义“公平”,或“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她说读哲学时感到自己的idea被echoed,感觉到自己想得也不够深,可能还有别的approach 和perspectives去思考。

      哲学是比较喜欢的。Fiona说。她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学科,选什么专业和上课都不是很确定,知道了哲学之后感觉找到了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东西。哲学很大程度上是思考,词根本来涵义也只是对知识的热爱。“我觉得就只是一种思考方式,吧,涵盖了topic,包含了生活的很多方面。算是生活的一部分。”

     “要有哲学家的一些mindset,但不一定要真正成为哲学家。” 

      “感觉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那么几个时刻,是有Socrates的心在。”

德语
     


      关于在学生故事中提及的哲学与德语的关系,Fiona认为它并不是特别深。不过有些德语词汇译成中英文就不那么贴切。所以英语课堂讨论时会自动沿用很多德语词汇,比如尼采、黑格尔、康赛。她说一开始选德语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喜欢,后来也只是作为必修的一门二外课想要坚持下去,觉得会对将来有帮助。后来觉得德语语法严谨,比如看一个句子里的一个词的词根,单词在句子里的语法成分,可以通过看单词知道词性,也开始觉得挺好玩的。


    Fiona说,一个impactful的活动,应该是consistant的,是客观上影响到别人,或者使给某个领域带来一些变化的。她的德语社团大概是可以作一个很好的例子。

     她高一参加了王元创的德语社团,但是一周一次的德语课并不能给德语学习带来什么帮助,而且大家都是零基础学习者。高二当了社长,但是后来大家的积极性也不高。于是高三target换成了外面的人,给社团建立了与外界的联系。联系了国内的的德语学习者,组织的意义就从教育性(高一高二)变成了集合德语学习者,可以大家共享资源。

     所以她在文书中基本都把德语填在了“最引以为豪的活动”。

 

关于文书


     要写的文书那么多,其实真正需要灵感的只有一两篇。Fiona的第一篇文书就是关于哲学的。据说写文书的灵感往往都是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得来,而Fiona的灵感则来源于一个普通的TedTalk视频。视频中,一位插图画家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在大量达芬奇的肖像画中寻找达芬奇真正的自画像。通过放大排除筛选后的三张画像,他发现,这三张画像中的人有着极其相似的面部特征。此外,这些画像分别被创造的年代还巧妙地与达芬奇的年纪和其同年代的雕塑形象吻合。这个短短的视频让Fiona感悟到的,是“只要留意生活中的‘美好’,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一丝达芬奇的灵魂,每个人都有颗哲学家的心。”基于这丝灵感和对哲学的理解,Fiona的第一稿出炉了。然而不久后,第一稿文书被否决了,原因是太客观。修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章结构、主题、内涵、手法以及必要的幽默元素,通通都在考虑中。文章中的隐喻则耗费了Fiona大部分的深思熟虑。比如在写challenge,不迷信权威时,应该写人们是“被推下悬崖”还是“身上的藤蔓断掉”。

     最终的文章采用了双线结构,通过段落将主观世界与现实生活交叉结合,构造出来的,是尼采的世界。“像一个洞,洞的最底层的人是已经自由的,不受权威束缚的。尼采飞在空中,用观点影响大众,然后把人(我)推向深渊时,人们(像我自己)就掉入了另一个世1界,一个人们可以自由生活,无畏权威的世界。”


 关于大学规划


     不得不承认,人的大部分时间总在迷茫。Fiona也是如此。大学和上大学的意义,一直是她在思考和寻找的东西。“有人说上大学可以为社会、家庭做贡献,但我觉得那只是延伸而不是真正的意义。”她说。因为找不到意义,所以更多东西感到不确定。比如定校、专业、人生路线等等很多,高三才大概定下。对于大学的规划也还在犹豫与考虑阶段,但好在大学的选择很多,自由性也大,例如转学、交换、暑期项目等都可打算,专业方面也可以选择双、三专业。

      讨论到大学后的规划,Fiona表示不会一毕业就回国,而是可能在毕业后去法学院工作。“感觉人生还是很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不确定性,广义上讲人虽然不思考很多也可以成功,但还是想在一心想“成功”之前,在大学多思考人生的意义。”Fiona说。

 


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大家要自己思考找到一个balance。升学之类很多的事,如果一步步细心规划,真的会得到想要的结果(收获“成功”)。但是要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把人生这样一步一步规划,还是说顺其自然。两种方式都有利弊。规划的话会得到满意的结果,是可以成功的一条路,但不一定是合适的。如果顺其自然,做喜欢的事,不那么具有规划性,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说到自己高中阶段的规划,Fiona的风格应是偏向顺其自然的,然而她对这条路并不满意。她认为,虽然觉得过程中的一些选择、努力可能对未来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但是还是希望自己高一就开始规划。

                                     


彩蛋~

“你觉得你是一个勇于反抗权威的人吗?”


“有很多种反抗[authority]的方法,有些人比较aggressive,注重express……[但是]很多时候的挑战是在silence的时候完成的。挑战的不一定是显而易见的错误,有些在挑战的时候也会思考有没有better alternative;或者以比较微妙、平和的方式,例如写出来。”